陕西最大太阳能电池工厂投产今天,隆基股份旗下子公司陕西隆基乐叶单晶电池工厂投产仪式在西安经开区泾渭新城举行
而在分布式光伏市场,头部企业也开始向下延伸和布局,二三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依然还在一些区域内保有市场。陈君盈指出,根据市场现状来看,企业必须靠规模经济来支撑营运,因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就算龙头企业获利也未如以往,但经过价格战的洗牌,企业会呈现大者恒大的情景。
而在品牌效应、产品质量上都无法与一线龙头竞争的二三线企业,唯一的底牌就是价格。一线大厂原则上订单量普遍不差,二三线厂则多靠降价来取得有限的订单机会,未来在需求有限的情况下,一线大厂与二三线厂的订单分化会更加明显。王淑娟说道,二三线企业跟龙头企业,单纯在产品质量上,可能差别还不是特别大,最大的差别还是品牌价值,一线企业会提供更好的质保、更好的服务,在软实力上会更强一些。组件价格的下降趋势将持续到下半年,除了上述630抢装带来的短暂需求之外,由于组件产能的持续增加和对旧产能的有限淘汰,导致供应过剩和价格下跌,预计第三、四季度组件价格下降趋势可能不会停止,直到第四季度的旺季到来。在这些地区,二三线品牌过往也与央企电力集团达成了一些项目合作。
同时,随着产能扩张,较老的产能将被淘汰,这使得二线企业在需求持续低迷时难以生存,没有竞争优势的制造商可能会转包工作或退出市场,预计今年前十大组件制造企业的市场份额将大幅增长。罗宾肖表示,单晶片和电池的价格大战可能会在第二和第三季度爆发,这类产品效率更高,将有大量产能增加。今年平价上网进入全面攻坚阶段,6月湖北、天津、广西发布了平价项目的名单,如湖北共有49个光伏项目拟获得分配规模,总规模为350.35万千瓦;天津市平价光伏项目8个,规模达到690MW;广西光伏平价项目69个,装机量8792MW。
在湖北发布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获悉,在电源侧研究可再生能源+储能设施建设,提升系统调峰能力。地方层面,6月共计15个省份出台了29项光伏相关政策。稳居榜首的仍是山东,新增规模254.4MW,河南81.4MW、安徽26.61MW紧跟其后。从6月的地方政策中,也看到了光伏配置储能的重要性。
如湖北、山东、广东、上海、浙江、陕西、内蒙古、甘肃、湖南、安徽、天津、吉林、山西、辽宁、广西。其中,普通光伏电站25.63吉瓦,全额上网分布式项目0.34吉瓦
其中,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中,太阳能发电补助428.39亿元。国家对可再生能源产业一如既往的支持。主要涉及平价项目、光伏+储能等。优化风能、太阳能开发布局,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纳力度,着力解决弃风、弃光问题。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消纳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各省仍在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纳力度。如湖北、山东、广东、上海、浙江、陕西、内蒙古、甘肃、湖南、安徽、天津、吉林、山西、辽宁、广西。鼓励未纳入竞价补贴范围的申报项目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转为平价上网项目。有序推进集中式风电、光伏和海上风电建设,加快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发展。
6月17日,财政部发布2020年中央财政预算。随着山西省5月户用光伏发电项目信息的公布,目前,山东、河南、安徽、山西等21个省份发布5月新增户用光伏项目名单,总装机规模451.46MW。
今年是平价上网的关键之年,国家正积极推进光伏平价上网,从6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窥见一斑,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持风电、光伏发电合理规模和发展节奏。国网山西向山西省能源局出具了一份关于2020年新建光伏发电消纳意见的文件,要求配备15%-20%储能,落实消纳协议;国网山东发布《关于2020年拟申报竞价光伏项目意见的函》,承诺配20%储能,储能时间2小时,可以与项目本体同步分期建设。
新能源项目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已成为大趋势,6月中旬,上海发布关于本市污水处理企业用电价格相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到支持污水处理企业参与本市电力市场化交易,鼓励污水处理企业综合利用场地空间,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又到光伏政策汇总时,6月底全国光伏竞价名单的出炉,预示着下半年需求大规模启动,光伏市场即将进入旺季!那么,6月还有哪些政策值得关注?国家层面,从下表发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清单、光伏补贴金额发放等共计13项光伏相关政策出台。从6月的地方政策中,也看到了光伏配置储能的重要性。在湖北发布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获悉,在电源侧研究可再生能源+储能设施建设,提升系统调峰能力。如甘肃,6月甘肃发文《甘肃省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度实施方案》,要求稳步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6月1日,发改委 能源局联合发布一则重磅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通知,明确各省今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也就是说自2020年起全面进行监测评价和正式考核,各地要在2021年2月底前向发改委、能源局报送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
各项目按要求建成并网后依政策纳入国家竞价补贴范围,享受国家补贴。端午节刚过能源局就下发了2020年光伏竞价项目的结果,拟纳入竞价补贴范围的项目共434个,总规模为25.97吉瓦,同比增长14%。
其中,普通光伏电站25.63吉瓦,全额上网分布式项目0.34吉瓦。地方层面,6月共计15个省份出台了29项光伏相关政策。
今年是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第一年,意义重大。稳居榜首的仍是山东,新增规模254.4MW,河南81.4MW、安徽26.61MW紧跟其后。
今年平价上网进入全面攻坚阶段,6月湖北、天津、广西发布了平价项目的名单,如湖北共有49个光伏项目拟获得分配规模,总规模为350.35万千瓦;天津市平价光伏项目8个,规模达到690MW;广西光伏平价项目69个,装机量8792MW。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支出预算数为923.55亿元,比2019年执行数增加64.37亿元,增长7.5%。按规定标准,对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补贴,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 与春风得意的龙头企业相比,二三线光伏企业的日子,则变得日渐艰难,龙头对产品价格的下调,更加挤占了它们的生存空间。]与春风得意的龙头企业相比,二三线光伏企业的日子,则变得日渐艰难,龙头对产品价格的下调,更加挤占了它们的生存空间。
至于海外市场,王英歌表示,从前印度是二三线企业很重要的一个市场,但是现在印度也被头部的几家企业占领,基本没有什么空间,只剩下一些巴基斯坦、非洲等地的项目,还有一点空间。在这些地区,二三线品牌过往也与央企电力集团达成了一些项目合作。
在一些头部企业没有覆盖或者没来得及发展的分散区域内,二三线企业可能形成自己的区域性品牌。][ 实际上,留给二三线企业的市场空间,已所剩不多。
因此,未来光伏行业的两极分化和头部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行业排名前3~5名的企业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从长远来看,价格还是会触底回弹,恢复到正常的水位。而在分布式光伏市场,头部企业也开始向下延伸和布局,二三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依然还在一些区域内保有市场。随着需求的下降和供应的增加,短期内行业可能经历更加激烈的竞争。
实际上,留给二三线企业的市场空间,已所剩不多。王英歌表示,频繁下调价格并不是以竞争为目的,而是以行业发展为目的,但事实上不难看出,价格变动和价格背后的产能扩张,本身即是一种竞争。
一线大厂原则上订单量普遍不差,二三线厂则多靠降价来取得有限的订单机会,未来在需求有限的情况下,一线大厂与二三线厂的订单分化会更加明显。因此,在产能扩张和价格战争的双重影响下,二三线企业的倒闭潮似乎已可预见。
陈君盈指出,根据市场现状来看,企业必须靠规模经济来支撑营运,因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就算龙头企业获利也未如以往,但经过价格战的洗牌,企业会呈现大者恒大的情景。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分析师Jiang Yali 则指出,制造商正在提高产能以降低单位成本,保持市场份额并保持竞争优势,这一战略是由该行业持续的供过于求驱动的,而对新技术不断增加投资,可能会使老旧的小型工厂倒闭。